近五年臺灣整體有機種植面積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且不論是水稻、蔬菜、水果、茶葉或其他作物,在政策輔導及市場需求的引導下,經有機驗證的種植面積都在持續擴大。
2023-08-162023-08-16
文章
近五年臺灣整體有機種植面積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且不論是水稻、蔬菜、水果、茶葉或其他作物,在政策輔導及市場需求的引導下,經有機驗證的種植面積都在持續擴大。
有機水稻、蔬菜、水果、茶葉及其他(含特用作物及雜糧)等五大作物類別在臺灣各縣市的種植面積與類別分布不盡相同,五大作物類別之有機種植面積最多的縣市分別為花蓮縣(水稻、其他)、嘉義縣(蔬菜)、高雄市(水果)及南投(茶)。
依據土壤及作物生長情形施用,了解並合理施用有機質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特性,有助於穩定土壤有機質及養分供應情形,以增進作物產量及品質。
土壤肥培管理是有機農業中重要的一環,依據土壤性質選擇符合規範的有機農業可使用資材,並精準地施用,可提升土壤肥力,同時減少對於環境之影響。
透過不同播種方式及畦面覆蓋配合有機防治資材的效果比較,探討降低白玉蘿蔔栽培時昆蟲及草類危害的方法,以提升農友有機及友善栽培白玉蘿蔔成功的機會。
全球食安意識興起,有機食品市場也快速成長。2017年有機食品消費者特質及購買行為之研究顯示,臺灣有機食品市場發展正由少數族群消費推廣至社會大眾。
木瓜種苗生產多以營養繁殖,而扦插過程中發根劑的使用未符合有機定義,本文提出有利於木瓜插穗發根的條件,期待作為未來木瓜有機扦插苗生產的參考。
白玉蘿蔔主要受黃條葉蚤、鱗翅目幼蟲、蚜蟲等危害,常造成有機及友善栽培管理上的困難,影響產量及品質。此就白玉蘿蔔主要蟲害及防治方法進行說明,以提升農友友善栽培白玉蘿蔔成功的機會。
斑星天牛(Anoplophora macularia)是臺灣常見的果樹及森林害蟲,利用高壓空氣灌注入蟲洞,以物理方式滅除枝幹內的幼蟲,為效果佳且友善生態環境的防治方法。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宜蘭三星鄉的行健村,進行茭白筍田慣行及有機農法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機田物種組成較慣行田穩定,且慣行農法田區稻害蟲數量顯著高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