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農資學院 院長 / 有機農業推動中心 主任 / 植物病理學系 教授

當全球疫情或災難來襲,食物無法透過飛機、輪船等貨運方式在國際間互通有無時,愈突顯農業發展的無可取代性。
當一國農業能夠自給自足,將是挺過世紀浩劫的唯一生存之道。誰說農業不重要?
我國有句閩南語俗諺說:「先顧腹肚,再顧佛祖。」
寶島臺灣,農民勤奮耕耘,四季物產豐碩無虞。在此優良根基上,是我們好好愛護這片美麗大地的時候了。
來吧!一起邁向有機農業,開拓有機新世界。
《有機農業促進法》於107年5月正式公布,並於公布後一年正式實施。為利有機農業促進法中所訂相關工作之推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於108年3月,委託國立中興大學成立有機農業推動管理計畫之執行單位。歷經三個月的籌備期,108年6月,有機農業推動辦公室成立。同年11月,經國立中興大學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共同揭牌正名為「國立中興大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協助各項有機農業相關業務的落實,並為國內有機農業之推動,開啟新里程。
《有機農業促進法》自108年5月30日正式施行,依據該法第二章第五條,我國有機農業推動的長期願景,是成為「有機國家」。爰此,推動有機農業已係政府重要施政策略之一。為加速有機農業之推展,本中心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的農村再生和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地方創生政策,於108年10月研擬完成「有機農業促進方案草案」,規劃系統性且長程性地協助我國有機農業之整體發展。未來,亦將每四年滾動檢討有機農業促進方案內容,並適時調整修正,朝全國農業有機化方向邁進。
為創造地球更美好的未來,聯合國於西元2015年9月發表了17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做為西元2030年之前,全世界皆須共同努力實踐的中心指標。這17項目標當中,有8項目標與有機農業及環境永續息息相關,特別是第2項:「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與促進永續農業」及第12項:「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透過有機農業的推展,進而保護環境生態,並使農作物能適應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確實是農業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在促進我國有機農業穩定成長的前提下,本中心參酌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健康、生態、公平、謹慎」四項原則,擬定四大發展目標:
本中心自成立以來,致力推動臺灣三生 (生活、生產、生態) 一體的優質有機農業。並期許能成為國內有機農業之產、官、學、研等各界合作及鏈結的橋樑,共同追求「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改善、社會創新與夥伴關係強化、綠色經濟與永續經營落實及有機訓練與食農教育普及」等四大理想目標的具體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