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立的一個節氣。據《周禮》記載,夏至是「祭神迎日」的重要節慶,古人會在這天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向天地致敬,祈求風調雨順與五穀豐登。
夏至這天,白晝達到全年最長、夜晚則最短。陽氣升至巔峰,也象徵著大自然將進入另一個轉折點。傳統上認為,夏至過後梅雨季逐漸結束,緊接著進入颱風易發期,需提前做好防颱準備。
夏至的生活節奏與禁忌
炎熱的氣溫讓人身心懶散,臺灣民間流傳「夏至,愛呷不愛去」的俗諺,客家人也說「芒種夏至天,有食嘛懶去」,都在形容人們在酷暑中變得不想動彈的狀態。
這時節的禁忌,反映出祖先對自然與神靈的敬畏之心:
- 不宜動土:農民曆記載夏至為地神值日,動土恐驚擾神靈,帶來不良運勢。
- 避免長時間曝曬:炎陽高照,容易中暑,須注意防曬與水分補充。
- 少食冷飲:雖炎熱難耐,過度攝取冰品反而傷脾胃,影響消化與體溫調節。
夏至時節為腸胃道疾病的高發期,應謹慎挑選食材與飲食方式。建議少吃生冷食物、未熟肉類及海鮮,避免暴飲暴食和高油高辣的食物,改以高纖蔬果、豆類、雜糧及含電解質飲品調養身體。
銀耳:夏至養生的平民燕窩
在這一年比一年熱的夏天裡,若能來一碗清爽潤燥的銀耳甜湯,不僅消暑,也讓身體內外都覺得舒暢。
不過你知道嗎?我們日常聽到的銀耳、白木耳、黑木耳、白晶耳,其實「不是一家親」!
銀耳(學名:Tremella fuciformis),又稱白木耳,屬銀耳科銀耳屬,和黑木耳完全不同分類。
黑木耳(學名: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屬木耳科木耳屬。
市面上常見的「白晶耳」、「雪耳」,屬於白色的黑木耳,非真正銀耳。所以,為了食材正名,也為了養生安全,請選擇來源清楚、品質純正的銀耳!
新鮮銀耳勝於乾貨:真食材才是最好的
相較市售乾貨,新鮮銀耳的多醣體含量高出數倍,且未經漂白、防腐或人工添加物處理。坊間乾貨多來自中國大陸,常使用棉籽殼栽培,不僅農藥與重金屬殘留風險高,甚至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棉酚」。商人為追求產量,大量施用殺菌劑、漂白劑、甚至防腐劑,這些「加料」遠離了養生本意,反而成了負擔。
臺灣有機銀耳:來自阿里山的茉香白玉
我們這次使用的銀耳,是來自萬生生機農場的阿里山菌種茉香白玉銀耳,目前在棉花田、全聯等通路皆可購得。阿里山的特殊山林環境孕育出銀耳界的極品,其多醣體含量為一般銀耳的兩倍,植物性膠原蛋白豐富、口感滑嫩,是夏至養生的極佳選擇。不僅有飽足感,也兼具美容、消暑、保健等多重功效,完美詮釋「平民燕窩」的真義。
🌼 桂花蜜香銀耳露:夏至的靜心甜品
材料:
新鮮銀耳(一朵)
紅棗(4 顆)
枸杞(3 克)
桂花蜜(約 80 克,可依喜好調整)
薄荷葉(6 片)
冷水(約 1400ml)
做法:
1.準備所有食材並清洗乾淨。
2.銀耳去蒂,撕成小片(可部分切碎,增加口感),紅棗剪開方便釋放甜味。
3.將銀耳與紅棗放入鍋中,加入冷水。
4.開中火煮滾後轉小火,慢煮 15~20 分鐘。若偏好脆口感,可只煮 5~8 分鐘。
5.加入枸杞與薄荷,熄火前倒入桂花蜜攪拌至溶解。
6.盛起放涼即可飲用。可熱食亦可冷藏冰飲,風味不同。
小提醒:甜度可依個人口味調整桂花蜜用量,建議冷藏後風味更佳!
結語:以節氣為尺,調身也養心
夏至,是陽氣盛極之時,也是由外而內、自我調理的起點。在這樣的一天,來一碗銀耳甜湯,不只為了解渴,更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回應,一種對天地恩澤的溫柔致敬。順著節氣吃、跟著身體走,讓這個夏天,過得舒心而有力量。
撰文作家:
|
──拾風土入味,古蹟為鍋,煮一桌自然的低語 2022年「第二屆綠色餐飲指南」年度最佳主廚 位於彰化市定古蹟內的綠色餐廳「三時之聚」的主理人兼主廚。參與生態廚師計畫多年,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餐廳也巧妙地融合了「公益、教育、生意」的理念。 |
歡迎各界傳播轉載使用,敬請標註轉載來源:須註明為「引用自『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官方網站」。
有任何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