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見的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1. 首頁
  2. »
  3. 有機趨勢
  4. »
  5. 台灣有機趨勢
  6. »
  7. 生產技術
  8. »
  9. 台灣常見的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向右滑觀看更多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

關鍵字:水稻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水稻雜草管理草害防治有機栽培防治技術非農藥有機栽培防治技術

水田中的雜草除了與水稻競爭光線、養分、水分、空間等資源外,也會成為病原、害蟲及老鼠之棲身、繁衍的場所,不僅危害水稻生長,亦影響稻米之品質及產量,因此,雜草防治是整個稻作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臺灣現行水稻田雜草防治以除草劑為主體,但若施用不當,將對環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近年永續理念興起,如何善用自然資源,以有機栽培防治技術進行雜草管理,為一重要課題。

水稻之有機栽培禁止使用除草劑,目前常見的有機栽培雜草防治技術如下:

  1. 減少農田雜草種子庫:為避免雜草種子大量繁衍及積累在土壤中,應在雜草開花結籽前將其清除。
  2. 綠肥輪作:休耕或收割後種植油菜、苕子及埃及三葉草等綠肥作物,可抑制雜草生存空間。
  3. 整地法:插秧前15日進行第1次整地、並保持土壤濕潤,讓存在於水田中的雜草種子提早萌芽,至插秧前3日再進行第2次整地,將發芽的雜草掩埋。
  4. 湛水處理:整地後及插秧後田中保持3公分水深,可抑制雜草種子發芽。
  5. 物理防治:在灌溉溝渠進水口設置紗網,以阻擋雜草種子進入田區。
  6. 敷蓋除草法:於保持湛水狀態的水田,每公頃施用穀殼4-5公噸,穀殼吸水後覆蓋於田面,可抑制雜草種子發芽。
  7. 培育覆蓋性滿江紅:水稻插秧成活後即施放每公頃50-100公斤滿江紅,滿江紅飄浮在水田表面會快速繁殖,可遮擋光線抑制雜草繁殖,並增加水田氮素等肥力。
  8. 水田除草機除草:於插秧後約15-20日以水田除草機進行除草,但株間雜草仍需要人工去除。
  9. 生物防治:水稻達分蘗盛期時,放養鴨群於田間,每公頃200-400隻,鴨群可啃食幼嫩雜草,並在移動時攪動田水使其混濁,抑制雜草種子發芽。

 

雜草管理策略應結合物理性、生物性及栽培管理等綜合防治措施,以獲取最佳的管理效果。而不使用化學藥劑的有機栽培防治技術,除有助於水稻生產外,同時也有土壤保護及提高農田生物多樣性等益處,降低對環境之影響並保障人類安全,以符合農業永續經營之理念。

整理:蔡易霖

製圖/圖片來源:陳湘鈴

編輯:簡均伶

資料來源:楊志維等(2021)。水稻田雜草綜合管理技術。桃園區農業專訊,115,4-5。

延伸閱讀:

1. 蔣慕琰(1995)。水田雜草概觀:種類、生態及防治。植物保護學會會刊,37,339-355。

2. 林慶元等(2007)。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歡迎各界傳播轉載使用,敬請標註轉載來源:須註明為「引用自『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官方網站」。

相關文章

有任何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