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機農業的推動、佇足與再出發

  1. 首頁
  2. »
  3. 專家視野
  4. »
  5. 有機價值
  6. »
  7. 台灣有機農業的推動、佇足與再出發
台灣有機農業的推動

台灣有機農業的推動、佇足與再出發

世界上唯一永遠不會改變的,就是所有的事情都一直在改變。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變化很快,不只是產量,農民、物流銷售業者和消費者,都不停地在改變。  ──  董時叡

一、有機農業的推動

過去幾年來,有機或友善環境農業隨著2018年《有機農業促進法》的通過,許多產銷制度都在蛻變,不只生產面積成長加快,有機食品的市場板塊在改變,通路版圖在改變,消費人口的組成也在改變,所以當然行銷、推廣、教育的策略也必須跟著改變。依據2020年9月的統計資料,臺灣有機及友善耕作總面積已經超過15,000公頃,其中有機農糧作物經營者計4,051戶,共10,459公頃;友善耕作經營者共2,226戶,佔約4,646公頃;加工/分裝/流通業者有464戶 (包括水產和藻類製品);而有機畜產經營者也已有2戶,經營面積4.4824公頃。比起2001年時的有機驗證總耕作面積897.91公頃,不管是否有把友善耕作的面積計入,其成長的速度都是可觀的,而面積更都已是二十年前的十幾倍之多。

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16年提出《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設立2020年有機及友善生產面積達1.5萬公頃之目標,目前可說已經達標了。而根據有機農業促進法第五條設立的「國立中興大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在研擬2021-2024年的有機農業促進方案草案時,也訂立了以1.5萬公頃之10%為每年成長的目標,期望台灣每年增加1,500公頃有機農業經營(含友善環境耕作)面積。但是生產量的目標達到了,接下來呢?台灣會成為亞太地區,甚至全世界的高度有機發展國家嗎?

二、佇足

成為有機島,台灣準備好了嗎?隨著法律、驗證制度和有機同等性國家相繼簽訂等政策之實施,台灣有機農業似乎積極準備進入有機3.0的階段,但是我們真的條件都具足了嗎?

其實,台灣有機農業存在的問題一直都沒少過,《有機農業促進法》通過後,反而應該更慎重地面對和尋求解決之道,在未來發展上,追求速度和產量之餘,必須停下腳步,慎重思考如何面對和解決可能的問題和挑戰,以下列出幾個基本問題,供大家一起思考。

一、台灣有真正達到有機3.0追求的,包容更多友善耕作的農場了嗎?我們對於有機農業、環境友善農業、永續農業等能區分清楚嗎?他們有受到平等對待嗎?誰來定義友善耕作?

二、在追求成長過程中,除了重視產量,有機農產品品質有同樣受到重視嗎?未來的消費者在哪裡?有機種子、種苗在哪裡?商品化資材選項有限,有機農業可使用物質如何擴大和建立篩選機制?

三、在兼顧在地化與國際化的趨勢中,有機業者和推廣者要走出台灣,國家地位的困境如何解決?有機同等性對加工業者和小規模農場的可能衝擊是什麼?

四、面對市場,我們有足夠的產業鏈統計資料,足供各產業鏈經營者做決策參考嗎?

五、消費者信任與不信任的掙扎能夠有解方嗎?農藥殘留發布機制有公信力嗎?驗證機構的素質有獲得普遍信任嗎?驗證程序和表格繁瑣,需要再簡化嗎?資料可信嗎?

六、有機農業促進法通過後,誰是真正的受益者?各類補助的未來在哪裡?有機農產品訂價機制公平嗎?

七、誰來輔導新進有機農業經營者?未來人力素質訓練制度和養成時間足夠嗎?農民真的有足夠有機生產技術和知識嗎?如何解決勞動人力不足、雇工不易和研發、行銷推廣人才不足的問題?另外,目前教育訓練課程整合問題、教師有機素養熱忱欠缺的問題如何減緩呢?

三、再出發

整體而言,上述的問題大多是經年累積下來的問題,絕非短時間內可以解決,但是產官學界都應該集思廣益,找出紓緩問題的策略。而當務之急的,應該是積極尋求解決消費者信任和行銷通路的問題。

一旦有機農產品生產面積增加了,下一步當然得解決去化問題。理所當然的,有些人會提出讓學校學生、軍隊,甚至受刑人的伙食增加有機農產品比例來解決,但這些策略都是被動式的消費,很難長長久久,而且這種方式有點強迫推銷的意味,也讓有機農產品的形象淪為不好吃,銷不出去的困境。而生產者在銷售價格考量下,也可能把較次級的產品銷往學校、營區團膳的通路,更讓吃的人欠缺好品質的印象。所以要讓消費者主動購買,藉由行銷策略,開拓各種通路,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但是如何做呢?

要促進有機農業和產業持續發展,就生產者或政策制定者的角度來看,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擴大有機產品市場」,或者是要「提高有機產品市場佔有率」,如果以較為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餅做大,而不是大家搶著分餅」。例如如果本來在有機店買的消費者,轉到農夫市集,本來在農夫市集的消費者,轉到網購,那只是不同通路互搶,都不是好的通路發展方式,應該要讓原本不消費有機食品的消費者進場才是正途。大致來說,傳統策略除了擴增行銷通路(Place)之外,還要同時兼重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和人與政治(People/politics)因素,也就一般行銷學裡面所談的5P。不過要注意的是,一、二、三級的有機產業,其行銷策略上重點也應有所不同。

另外,較少被重視的是消費者角度的觀點,牽涉到消費者為什麼要買有機產品?也就是所謂4C的觀點,這也是未來要擴大有機產品市場時,應該特別於以關注的:

一、Customer benefit:要多思考有機產品比起一般產品,對消費者有什麼特別的好處?除了沒農藥,對個人和社會而言,吃有機農產品有什麼好處呢?

二、Cost:以消費者來看,比起一般產品,有機產品價格訂的合不合理?它的性價比CP (cost–performance ratio) 值夠高嗎?

三、Convenience:消費者是不是能很方便購買到有機產品或者消費到有機餐飲?

四、Communication:消費者有獲得正確的有機產品資訊嗎?對於有機產品有問題時,有沒有有效的的雙向溝通管道?

針對上述觀點,隨著台灣消費人口結構改變、外食人口增加,因應人口和就業結構之變遷,未來農政單位應有因應之措施,以下提出幾個粗淺建議:

一、透過另類行銷和通路解決有機真假認同問題:其實有機農產品的銷售,長久以來遭遇的問題,首推真假的疑慮,即使有了有機認驗證的制度,有了《有機農業促進法》,仍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紅樓夢》一書中嘗言「假若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長期以來坊間一些對有機農業的誤解和假訊息,一旦被當真,真正踏實經營的有機業者也被當成假的,真假混淆導致的不信任問題,讓整個有機產品的價值無法被外界看見,市場一直無法打開。上述真假問題,加上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高於一般農產品,都使得行銷的困難重重,所以傳統的商業性行銷在有機農業領域是失靈的,以利他取向,強調社會公平、環境關懷等公益訴求的綠色行銷,漸成全世界風行的新行銷策略,在台灣應該有可發揮之地。而有別於經濟和商業訴求,以照顧在地小農、友善環境為依歸的農夫市集、社群支持型農業、農民自售等經營方式,是社會力的凝聚方式,也是全球有機農產品的直效行銷經典之作。

二、有機或友善食材餐廳之驗證和建立:台灣外食人口不斷在增加,在家開伙的人口相對上一直在縮減。未來的有機產品市場中,主要的外食人口(因為高齡、在外就學、單身就業、雙薪家庭而無法自煮者)愈來愈難成為有機產品之消費者,可能會逐漸縮減現有之市場規模。根據2014年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及生活者資料庫調查顯示,每天在外食用至少一餐的人口比例高占62%,之前遠見雜誌調查報告也指出國人外食比例已超過七成,這個比例有可能會繼續攀高。外食人口比例的上升帶動餐飲業的需求擴大,但有機食材成本高,也很難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在成本考量下,多數餐廳採用意願不高,可能必須透過全國性的餐廳「環境友善經營認驗證」制度,以及公部門之輔導補助措施,來建立消費者的信任和對參與餐廳的保障。這點是仿照日本促銷國產食材的「綠燈籠」制度,台灣已經有些縣市在實施,但應該提升為全國性的制度。

三、加強X世代的市場開拓:如果從消費者的年齡層來看,世代的演替變化,是有機農產品消費型態消長和數量起落的很重要參考。如果就有機農產品的消費市場來看,所謂的嬰兒潮世代(多數是55歲以上的人口)應該是現今台灣擁有最大經濟能力的族群,但是也是對有機農產品的價值認知較缺乏的世代,多數人只習慣於實體的通路來買東西,對於數位化的虛擬通路相當不熟悉或不信任;X世代(多數是四十、五十幾歲的人口)則可能是經濟能力足夠,同時對有機農產品的認知和接受度也不錯的世代,加上網路使用能力沒問題,所以不論實體或網路通路都是接受力很高的世代;至於所謂的Y世代(多數是二十、三十幾歲的人口),雖然網路數位能力是最佳的,但是經濟購買力可能是相對較弱的,對有機農產品的知識和需求也可能是較低的。

四、教育,其實才是最好的行銷。對於所有潛在有機農產品消費者,最好的行銷就是讓他們「看見有機農業的價值」,因此除了正式的學校教育,各種行銷策略結合學校/社區/農會食農教育,可能是較有效的方式,例如透過農業生產體驗、共耕共食體驗,可強化其對有機生產和產品的態度;透過飲食調理操作體驗和簡易方便的食譜和烹調技巧訓練,則有助於鼓勵其繼續在家用餐,進而讓不在家開伙者,有較高的意願做嘗試。

四、結語

台灣的有機農業生產面積,如果加上廣義上的友善環境耕作面積,大概佔全國農業生產面積的2%左右,但是這是否代表有機農產品的消費者或消費量佔比也佔了2%,這是未來很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市場開拓策略、行銷和消費者教育策略,都得改變,2%的市場必須擴大,通路策略也必須有不同的思維。相對於佔地98%的慣行農業,不到2%的有機農業的行銷方式,必須真正讓消費者體認到有機農產品的價值,必須透過人際關係的建立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因此當然行銷策略不應與98%的農產品一樣,而應是另類的。怎麼另類呢?還需要各方集思廣益。

在這個不停改變的世界,要讓更多屬於98%的消費者轉向,有機農業的發展策略,包括農產品的消費和行銷,必須不斷創新和改變,甚至可能要翻轉,才有可能轉變,這需要這2%的人,不放棄有機的價值,不斷的努力。

關鍵字:台灣有機農業有機農業促進法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有機農產品消費有機行銷5P有機行銷4C綠色產業鄉村社會有機農業價值有機3.0有機農業政策有機農業教育有機市場有機生產

編譯:董時叡

校稿:湯雅雯

歡迎各界傳播轉載使用,敬請標註轉載來源:須註明為「引用自『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官方網站」。

董時叡 教授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 副院長
國立中興大學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有機農業推動中心 執行長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 教授

專長:

有機農業推廣
綠色產業之推廣及行銷
農業網路資訊傳播
農產品在地行銷
鄉村社會心理

學歷:

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社會學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學士

榮譽獎項:

2019年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 有機農業推動大使
2011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00年有機農業績優單位與人員
2010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99年度農委會優秀農業人員
2008年 台灣農業交流協會 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

相關文章

有任何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