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促進有機農業的2021行動方案

  1. 首頁
  2. »
  3. 專家視野
  4. »
  5. 時事評論
  6. »
  7. 歐盟促進有機農業的2021行動方案

歐盟促進有機農業 種子技術

歐盟促進有機農業的2021行動方案

郭仁華

郭華仁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 農藝學系 名譽教授

一、前言

我國有機農業約從1985年前後萌芽,在2007年立法納入有機驗證,驗證的有機農地由2000公頃提升到2012年的近6000公頃,此後的提升就顯得遲緩。

《有機農業促進法》於2018年通過,通過前後農委會就將該法精神納入政策,因此驗證有機農地面積再次快速提升,到了2021年3月已達10,875公頃,非驗證的友善耕作也有4,974公頃,合計起來面積已達總耕地面積的2%。

但是以此速度,要達到促進法所期許的有機國家,不知要等到何時,因此促進法所要求政府提出的「有機農業促進方案」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方面歐盟政策可以作我們的參考。

二、歐盟新有機政策的形成

歐盟委員會在2020年推出為期六年的「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New Deal)」,目標是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新政面向很多,在農業方面是「農場到餐桌策略(Farm to Fork Strategy)」(註1),「生物多樣性策略2030 (Biodiversity strategy for 2030)」(註2)則也攸關農業。

生物多樣性策略的目標,與農業有關的包括增加有機農耕面積達25%以上、提高農業用地生物多樣性、恢復授粉者族群、到2030年時減少農藥的使用及其危害達50%,降低化肥的使用達20%而減少肥料的污染達50%、依生態原則新植樹木達30億株等。

農場到餐桌策略涵蓋 27 項關鍵措施,旨在幫助歐盟農業轉變到更為健康、更可永續的食物生產體系。該策略的目標之一也是增加有機農耕面積,即在於2030年時,有機農地能夠由現在的8.5%提升到25%以上,有機漁業也可以有顯著的成長。

兩策略都要大幅提高有機生產,這是看上了有機農業對於環境、生物多樣性與動物福利、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提供健康食物等,都有正面的效應,有助於達成永續發展目標(SDGs),這可以說是有機農業的根本精神(註3)。

歐盟有機面積占比從2010到2015年由5.1%提升至6.2%, 2015到2020年由6.2%提升至8.5%。後五年期間由於歐盟在2014推出有機行動方案(2014-2020),顯然在拉抬成長率達兩倍有些效果。然而若沒有更強的力道,2030年要達到15%就很不容易了,遑論25%。

為了達到這指數的成長,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三月底通過新的有機行動方案(2021-2027)(註4),希望能夠發揮額外的動力來達成任務。

相對於前期行動方案(2014-2020)的18條行動有三分之一在處理有機驗證相關事務,有四分之一在處理資訊的蒐集與利用,新行動方案在促進計畫上更為著力,其內容也較為具體,更重要的是善用各項政策工具(註5),來挹注經費或作為行動上的支柱。

新方案所提22條行動,分列於三個主軸,以下略加以介紹。

(一)普及有機食品與產品:刺激需求並確保消費者信心

行動一,資訊方面:

持續蒐集有機農法在環境、經濟與社會上的好處。調查消費者對歐盟有機標章的認知程度,用以瞭解進步的程度。

行動二,促進方面:

聯合「農場到餐桌」策略以及歐盟對抗癌症計畫,確保充裕的有機預算,來加強消費者的有機需求,並透過自由貿易協定與有機同等性,來提升歐盟有機產品的外銷。

行動三,有機餐飲:

善用歐盟公共綠色採購,提升公共食品採購之用於有機產品,這包括學校、醫院、機關的餐廳,來提供健康食物。.

行動四,學校方案:

除了提供有機餐,也透過有機食農教育課程、校園農場、餐飲參觀農場等來加強。另要研究「真實成本會計」(註6),找出有機食材價差問題。

行動五,鞏固消費者信心:

透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發展早期預告系統,即時公告不實有機品資訊,來預防欺詐,維持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信心。

行動六、七,強化透明度:

有機產業鏈日趨複雜,需要將各級經營者、驗證機構、政府主管機構的相關數據加以串聯,用來方便作業、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透明度。

行動八,加強私部門功能:

強化私部門接納有機產業,讓企業將採購有機產品當作納入永續性經營的手段,如零售商、餐飲業、外送業等,以增加有機產品的運輸、配送、銷售。

(二)邁向2030:刺激轉型並增強整個價值鏈

行動九,加強研發創新:

善用共同農業政策、共同漁業政策、農業知識創新體系來促進有機農漁牧產業。這包括研究合適技術,設計訓練課程教材,來解決有機生產、加工、銷售與消費的問題。對於進步緩慢的有機漁產要特別加強。

行動十、十一,分析現況:

蒐集分析有機生產、產品價格與供應鏈、貿易、消費者喜好、特殊銷售管道、第三國進口狀況等數據,並予以發表。

行動十二、十三,支持有機組織:

透過法規、資金,協助分散的有機小農成立合作社、農會、或加入農企業成為股東等方式,來強化其達成各類協議,以避免不公平對價的能力;也需加強宣導與提供資訊來促成集團驗證。

行動十四、十五,小型加工與短程交易:

透過「歐洲展望」科研計畫,研發包括數位科技在內的各項小型加工、短程交易技術,並且鼓勵各地成立「生機區」(註7),聯繫有機農家與當地各項組織、活動,縮短有機供應鏈,創造工作機會,期能發揮地區最大的經濟與社會文化潛能,並讓區域環境與社會得到最大利益。

行動十六、十七,有機畜產與有機漁產:

透過「歐洲展望」科研計畫,研發有機畜產可用飼料,如昆蟲或藻類等蛋白質來源與各類添加物等。對於尚待發展的有機漁業,加強研究飼料、育種、混養與整合型多營養階等漁業養殖系統,以及動物福利等,找出發展有機漁業的瓶頸與障礙。

(三)再加強有機產業對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貢獻

行動十八,邁向土壤健康:

透過「歐洲展望」科研計畫所設計的「活土試驗區」與「活土領航區」(註8),統合相關有機農場來分享最佳農法,並且運用新工具,如農場永續工具(註9)來強化有機農場的貢獻。

行動十九,加強永續性研究推廣:

針對有機農法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透過「歐洲展望」科研計畫、「歐洲農業生產力與永續性創新夥伴」(註10),採用「農業知識與創新系統」以及「活土試驗區」的方式,以參與式的型態,針對遺傳資源保育與使用、育種工作、多樣化品種、有機種苗等進行研發,並將研究成果透過「活土領航區」加以推廣。

行動二十,有機資材的管理:

部分有機資材如含銅物質等仍具風險,因此將開始修法加以管理,並研發其他可用資材。

行動二十一,再加強動物福利:

有機操作雖已致力於動物福利,但仍需要改進操作,讓整個過程能符合動物天性,以作為模範。

行動二十二,關於塑膠資材:

研發推廣生物來源、生物可分解、用後可作堆肥的生物性塑膠,用來取代有機農業所使用的基於石油的塑膠資材。

行動二十三,關於水資源等:

以有機農法來作模範,推動到各種型態的農法,來提升水資源的有效與永續使用、增加使用再生能源與採用潔淨運輸、降低養分的釋放到環境與水域。

結語

歐盟新有機行動方案在定稿前曾於2020年秋天透過問卷進行公共諮詢,對象包括食農產業、消費者組織、食農與環境方面的公民社團等,除了境內,也有來自國際的意見。

新方案的內容多少回應了公共諮詢的結果,除了強調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信心的重要性,透過公共綠色採購促進需求,來提升有機轉型的幅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不以現行有機農法為滿足,仍要透過研究,包括減少有機產業的碳足跡、降低水與能源的需求以及塑膠料的使用等,來對永續經營作出更多的貢獻。

以上歐盟對於促進有機農業所作的思考與所擬定的行動,都值得我國各界再三體會並化為行動,有機國家的美夢才能有實現的一天。

註1https://ec.europa.eu/food/farm2fork_en

註2https://ec.europa.eu/info/strategy/priorities-2019-2024/european-green-deal/actions-being-taken-eu/eu-biodiversity-strategy-2030_en

註3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00712.html

註4https://ec.europa.eu/info/food-farming-fisheries/farming/organic-farming/organic-action-plan_en

註5如:公共綠色採購(Green Public Procurement,GPP)、歐洲循環經濟利害關係人平台(European Circular Economy Stakeholder Platform,ECESP)、商業與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Business and Biodiversity Offset Programme,BBOP)、歐洲展望科研計畫(Horizon Europe)、歐洲農業生產力與永續性創新夥伴(The European Innovation Partnership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EIP-AGRI)、農業知識與創新系統(Agricultural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System,AKIS)、與農場永續工具(Farm Sustainability Tool,FaST)等。

註6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191111.html

註7類似有機村、有機鄉、有機縣的概念,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7722196701008

註8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10425.html

註9這是整合衛星數據,以及其他公家資料庫的數據等,透過手機或電腦,開放給公眾使用,包括農業經營者、農業指導員、研究單位、政府部門…..等;使用的方式也頗廣。詳:https://fastplatform.eu/

註10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10508.html

關鍵字:種子技術種子生態學有機農業農業科技法律郭華仁歐盟有機農業2021行動方案歐洲綠色新政生物多樣性策略永續發展目標SDGs歐洲展望

撰文:郭華仁

校稿:湯雅婷、趙曉慧

歡迎各界傳播轉載使用,敬請標註轉載來源:須註明為「引用自『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官方網站」。

郭華仁 教授

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系主任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名譽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教授
磯永吉學會 理事長
台灣農學會 理事
台灣農藝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種苗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種苗學會
監事

專長:

種子技術
種子生態學
有機農業
農業科技法律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學士

相關文章

有任何想法嗎?